Page 73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73
第二章 高山风电场建设管理实践
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发出不同频率的交流电。高山风电项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
等因素,做好比较,结合地形和实际,同时还要考虑到机组的防冻需求,低温
需求。
2. 选择合适的机组叶片
高山风电项目往往是建立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空气密度比较低,相比较于其
他地区,高山上的风电机组出力可能大幅下降。为了更好地弥补高山风电机组出
力不足的现象,有效的方法就是适当增加叶片的长度,增加风叶的扫风面积,从
而增加风电机组的出力速度。高山风电项目建设在高山上,运输也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扇叶的长度增加,对吊装的设备,吊装坡度以及道路的弯度等都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运输风险,风电机组的叶片不能够过长,要做好适度
的长度控制。具体的风电叶片控制,要根据运输设备的情况,风险防范情况以及
风电场的经济效益等综合分析考虑。同时,叶片选择时,也应该考虑防冰覆盖的
相关措施,从而降低风电项目投产之后的整体运行风险。
3. 做好风电道路的优化设计
做好高山风电项目的风电道路优化设计,同样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前期
勘察,高山道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后期需要运输各种设备和原材料,以及建成
之后的维修,维护,都需要通过道路来通达实现。高山风电项目的设计者要做好
前期勘察,联合业主、设计单位、监理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群众进行深度监测
勘察,并充分结合森林防火通道的建设来进行道路的设计。其次,在设计建设阶
段,还要召开专门的专题审查会,从减少土地占用面积,减少道路里程等方面设
计。同时做好对原有道路的利用,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最终目的。控
制好道路施工风险,尽可能地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达到环保的目的。最后,在
道路弯度和坡度设计时,要保持主干道道路的坡度不大于 12%,个别支路最大的
坡度不能够超过 15%,且坡度为 15% 的不能超过 100 米。在道路转弯方面,山
路转弯半径不能够小于 35 米,同时转弯处的纵向坡度不能够大于 2 个百分点,
连续坡度的道路,要在转弯处设置转弯平台。
4. 科学设计风电场集电线路
高山风电项目的风电场集电线路要科学设计。高山风电项目的位置往往海拔
比较高,地形比较复杂,雷暴天数也比较多。因此在风电项目建成之后,很容易
出现雷电损坏、覆冰损害等相关的事故。在高山风电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