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80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比于太阳能转换效率高、制造过程环保、发电稳定,风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可
            有效改变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从而降低传统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污
            染;同时风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大量需

            求,有效防止能源枯竭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负面影响。
                近年我国大力发展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大风电工程项目的补贴扶持力
            度,出现各大公司疯抢和高价收购风电项目资源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在风电工程
            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出台完整的风电场工程开发建设规范标准及指导性

            意见,导致在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较多困难:一是在风电项目建设用地
            审批方面,各地方政府对风电项目用地理解不一,导致工程各项建设手续办理困
            难;二是建设单位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施工管理经验,大多数管理都是参照自
            己公司的思路或其他工程项目模式进行;三是各参建单位均缺乏环保意识,植被

            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工程竣工验收难通过。因此,在风电工程项目开发建设过程
            中,一定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加强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和环境保
            护控制“五大控制”,在做好外部协调的同时,根据其他项目的先进经验和引用
            类似规范标准,保障风电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有序开展。

                高山风电工程项目在进行设计前,需先进行为期 2 年的测风,通过测风塔
            90 米高度测定的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对平均风速、主导风向和覆冰厚度及
            年度雷暴气候等气象条件,确定风电场场区及风机位置,在进行道路踏勘和风机
            位微观选址及安全性复核后,确定道路具体路径、升压站位置、风机位置、集电

            线路路径及送出线路,风电工程建设主要包含道路土建施工、风机场坪和基础施
            工、风机设备吊装及箱变安装、集电线路施工(架空或地埋)、升压站土建及电
            气安装调试,直到最后并网发电。
                (二)风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1. 确定管理模式与项目经理
                为了保障风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要确定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现阶
            段,常用模式有 EPC 总承包模式和 DBB 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无论采用哪种模式,
            都要秉承“小业主 + 大监理”的管理理念,充分依托监理对现场进行管控。由于

            高山风电场工程项目建设跟普通火电或水电工程建设不一样,通常点多面广,两
            台风机平均间隔大约 1km,且高山风电场山地小气候突变,突发事件比较多,这
            就对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人员及车辆有较高的要求。若采用 DBB 模式,一般一



            70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