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68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1603 株可以提供较好的临床保护。因此,虽然目前没有针对类 NADC30PRRSV
的商品化疫苗该研究为评价我国现有疫苗是否对类 NADC30PRRSV 具有保护
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TJM-F92 疫苗株(高
致病性 PRRSVTJM-F92)是一株自然基因双缺失疫苗本毒株经过测序后发现在
Nsp2 基因存在不连续 30 个氨基酸(aa)缺失同时还存在一段连续缺失 120 个 aa
的弱毒疫苗株。经研究,TJM-F92 疫苗株对猪瘟免疫应答不会产生干扰并在多地
区的养殖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在 2016 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
联合猪瘟二联活疫苗商品化生产(TJM-F92 株 +C 株),实现了 PRRSV 和猪瘟
联合预防。2015 年,GDr180 株是广东永顺研发的商品化高致病性毒株弱毒疫苗。
GDr180 株是通过在传代细胞上连续传 180 代后致弱筛选出的一株免疫原性高安
全性高的良好疫苗株。接种后可使猪只获得坚强的免疫保护,抗体在体内持续时
间长,保护力强。临床应用上与猪瘟疫苗同时免疫,不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
武汉中博生物在 2018 年 9 月研发出我国首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基因工程
疫苗 PC 株旳,此疫苗为嵌合病毒活疫苗,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P 株)
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D 株)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嵌合而成。
利用 PC 株进行免疫可同时预防经典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具有免疫猪不排
毒、无毒力返强、安全性高等基因工程疫苗所具有的优势,有利于猪场进行猪繁
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
第三节 非洲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一、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
猪瘟和非洲猪瘟分别是由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的一种急性、出血
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均可感染这两种疾病,
发烧、厌食、腹泻、死亡,母猪流产是这两种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这两种疾病对
养猪业危害严重,为 A 类动物传染性疾病。由于这两种病的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
在生产养殖中养殖户很容易将这两种病混淆。但它们的病原学、致病机理、流行
病学、疾病危害以及防治方法并不相同。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播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