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227

第四章  美术作品的展陈设计研究



             化计算,参观者在观展之前可个性化制定观看顺序,对即将观赏的展览作出趣味
             导览。为参观者提供不同视角、多层面的观展作品体验,使展览更有层次,参观
             者对自己创造出的意境以愉悦的心态观展。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来定制

             自己的游览路线,将有意向参观的作品加入个人收藏夹,增加指定路线功能,在
             收藏夹中选择观看展品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展。
                 (二)观展时多样化信息呈现
                 利用 AR 增强现实技术,将艺术作品的简介转换为动态信息,还原作品的创

             作过程,让用户更好地感知作品创作。通过视频、语音等形式丰富用户体验,为
             用户带来更愉悦的体验。提供馆内智能实时导航,方便用户了解在不同展厅的展
             览详情。观展时在 APP 的检索时提供关联想象词语,可为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
             可能性和指引作用,会让用户的行为体验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

                 (三)观展后评论交流互动深入情感化交互
                 观展后的评论互动、用户关注好友、点赞转发好友动态等功能基于用户情感
             化体验,对美术馆 APP 有持续性的使用习惯。观展的记录与分享使用户交流互动,
             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用户之间的距离随之拉近,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用

             户的用户体验和社会价值,形成美术馆 APP 的社交性、互动性、开放性交互体验。
             用户可在观展前标记收藏展讯,形成动态并在好友圈使展讯信息更有效传播。用
             户之间可交流展览作品,上传实拍作品回顾观展体验。参观者在观展后可记录观
             展笔记,在好友圈进行评论、点赞、转发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大量评论产生热评、

             新评,使艺术爱好者充分互动交流。
                 针对青年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用户旅程地图
             分析,基于 Kano 模型分析并找到用户在美术馆中可持续性体验设计策略。具体
             而言,在交互体验中需要重点考虑提供高清细节图、视频信息介绍、提供智能导

             航功能、有 VR、AR 技术、有可供交流的社交平台、有个性化推送、有每日推
             荐功能。可在观展前进行预约和可选择个性化导览攻略,观展时信息呈现方式多
             样化,观展后评论交流情感化交互。本研究策略为美术馆中用户体验设计的优化
             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有利于美术馆系统的生态构建。










                                                                                   219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