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P. 15
第一章 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问题的思考
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一旦发生泄漏,也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
化工工艺过程中装置的大型化,设备的复杂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事故的后果,
而管道系统,储罐,反应器等的失效易引起重大事故导致巨大的损失。
(三)化工工艺过程物质安全
1. 物理参数
熔点、沸点、蒸气压、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度等物理参数不仅在发生泄漏时
很重要,对确定工艺操作条件也很重要。例如,设定工艺温度时需要注意到,当
温度低于物质熔点时,搅拌容器内的物质将发生凝固,对应地就可以确定加热或
冷却系统的温度下限,这样的系统应禁止使用紧急冷却系统。同样,如果体系存
在蒸气压,且容器内部的压力不得高于某限值,该限值也就确定了体系的压力上
限。密度也可以大致说明分别位于混合物上层和下层的组分。发生泄漏时,物质
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 化学性质
在工艺研发阶段或前期生产活动中,人们应该注意、体会并总结物质化学性
质的影响。风险分析过程中,应关注物质化学性质如酸度、自燃温度等发火性质、
禁水性、光敏感性、空气敏感性和储存稳定性等。此外,产品中的杂质也可能影
响到物质或混合物的毒性和生态毒性。
3. 毒性
有毒化学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
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
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当化工工艺过程中
发生失控时,引起毒物泄露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很多毒害品水溶性和脂溶性较
强,一般地,溶解度越大的有毒物质,其毒性越大,因其进入人体内与体液、血
液、淋巴液、脂肪及类脂质的数量多、浓度大,生化反应强烈所致;有毒化学品
挥发性较强,气体或蒸气易引起吸入中毒,毒物的挥发性越强,导致中毒的可能
性越大,一般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性越强,因其挥发到空气中的分子数多,浓度
高,与身体表面接触或进入人体的毒物量越多,毒性越大;固体毒物颗粒粒径越
小,分散性越好,悬浮于空气中的毒物颗粒,更容易导致人吸入中毒。吸入毒性
包括化学性肺炎、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或吸入后死亡等严重急性效应。还有一些有
用的定量化的指标可以说明毒物通过健康皮肤吸收,刺激皮肤、眼睛、呼吸系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