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P. 162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2. 建设应急预案响应程序
考虑到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自身的危害性,在事故发生后必然会引起事故区
域人员的恐慌,影响正常的事故救援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
响应机制,保证各项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展。通常来说,应急预案
的响应程序包括以下内容: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出事故警报;相关处理
部门接到警报后,调取警报标识地区的监控情况,确认警报的真实性和事故的严
重等级;如果事故等级较为严重,则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将该指令下达到距
离事故发生区域最近的应急处理机构,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事故处理。最后,
在安全事故处理完成后,还需要做好事故后的现场处理和清洁工作,相关的负责
部门还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做好总结工作,以便于为以后石油化工原料和产
品运输提供可借鉴经验。
3. 预案的施行和维护
要想保证事故应急预案能够发挥应用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
合理设置事故应急机构密度,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化工厂、市区繁华路段以及居民
区等地,要适当增加事故应急处理部门的密度,当出现化工产品运输事故后,能
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防控工作。二是建立一支机动化较强、综合素质高、
专业技能过硬的现代化事故应急团队,能够处理事故现场各种复杂的危险情况,
将事故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做好应急预案的补充和更新工作,增强预案的参
考价值。
(二)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的注意事项
1. 政府方面的注意事项
首先,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的管理机构,在应对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
问题时,一定要制定周密、详细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用处理预案,以此为降低事
故灾害损失提供法律保障和可行性依据。其次,政府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站在
宏观角度看待问题,不仅要看到化工产品运输事故给地区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的
损失,还要注意到石油化工产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而制定全方位的
灾后处理措施,将各方面影响降到最低。再次,政府要承担起组织协调责任,充
分调动辖区内消防部门、科研机构和化工企业等单位,强化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互
联互通、信息共享,一旦出现运输事故,立即采取联动机制,为事故处理提供技
术支持。最后,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建立现代化的应急响应系统,将电子信息和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