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P. 163

第五章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问题的相关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到这一预案体系中来,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的事故
             报警和应急处理体系。政府预案还需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和培训演习制度,并建立
             动态管理制度。对应急预案中需要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技能知

             识后,进行现场演习,并对人员、组织机构及危险源的监测都实行动态管理,实
             时掌握其具体情况。
                 2. 企业预案需注意的问题
                 企业在构建事故预案时应当主要关注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企业自身的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力度,包括运输安全管理、运输人员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安全
             管理和运输事故安全管理等,提升各种安全制度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力度及水平。
             二是强化应急控制中心的建设,应急控制中心作为连接现场指挥机构和应急资源、
             队伍的纽带,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占据关键地位。良好的应急控制中心在事故发生

             时刻应加快事故处理的速度,合理调动应急物资和人员。此外,企业预案还需关
             注的问题有应急保障系统的完善工作和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习制度的完善,例如
             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事故处理技能培训工作,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等,及
             时补充应急处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措施
                 1. 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政府预案的构建
                 第一,明确政府预案编制的目的。政府预案编制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
             因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环境影响,有效地

             控制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第二,确定政府预案的组织机构。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政府预案是
             区域性的应急救援方案,在建立政府预案的组织机构时要考虑到各部门之间的协
             调性,充分利用各部门的应急力量,避免出现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能交叉或相互推

             诿的现象,以致政府预案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能力支撑。
                 第三,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接警报警机制、联络通讯方式、
             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区域的运输信息、事故信息的发布等。在边远山区或广
             大的农村地区,信息系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地区无论是通讯网络还是交

             通运输状况都会制约着应急救援行动的开展。因此,要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
             运转,减少因信息传递带来的损失。
                 第四,完善事故现场管理。有序的事故现场管理能够解决事故现场混乱的问



                                                                                 ·151·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