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
P. 157

第六章  出版编辑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出版编辑职业规划属于内职业生涯规划,应尽可能地与所在单位的发展规划
             相结合。媒体融合时代的传播格局和内容样态对出版编辑的职业综合能力,如传
             统采编、新技术应用、专业素养、知识基础、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与所在单位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相适应是出版编辑最快速最有效地
             进行内职业规划并实现阶段性目标的方法。
                 从优秀出版物的发展模式看,细分的、专业化的出版编辑岗位设置是众多优
             秀出版物的重要特征。出版编辑工作职责应紧紧围绕优质稿源和稿件品质质量。

             此外,出版编辑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工作年限、学历、单位属性、工作性质等,
             在培养全媒体素养的视角下,明确自身短期和长期的职业规划。出版单位应细化
             出版编辑的专业分工,提升出版编辑的融合技能,让专业领域内的出版编辑专注
             于创新性、根本性、创造性的出版编辑工作,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提升单位核心竞

             争力、影响力的工作。只有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的出版编辑培养方式,不断打造
             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出版编辑、知名图书、知名刊物,出版单位才能使出
             版编辑更深入、扎实、系统、全面地进行职业规划,迈入职业发展新篇章。
                 3. 牢记初心使命,直面压力挑战

                 职业倦怠是多数出版编辑在职业生涯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当前,在出版
             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中,人事制度方面的岗位设置等还在延续传统思维,职称评
             聘等严格受制于指标,导致部分出版编辑的晋升空间有限,自身发展受到影响。
             《出版人职业生存现状调查样本报告(2019—2020 年度)》显示,出版人的压

             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工作难度加大”“薪资福利低”“晋升机会少”。过大的
             压力会导致出版编辑产生职业倦怠,虽然职业倦怠会出现在所有职业人群中,但
             是出版编辑的精神产品生产者这一特殊身份决定其产生的职业倦怠负面影响更难
             化解。由于出版编辑工作具有“替人做嫁衣”的性质,多数情况下出版编辑居于

             幕后,因此其工作价值只能通过作者、出版物和出版单位的价值体现。社会环境
             在精神层面加大对出版编辑的激励力度,对优秀出版编辑大力宣传,加强对出版
             编辑的培养,提升出版编辑的社会宣传度,都会促使出版编辑在长期职业生涯中
             对工作保持热情。出版编辑通过培训进行初心使命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

             职业倦怠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国家、社会及出版单位的共
             同助力。





                                                                                    149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