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信息的脉络
P. 101
·第三部分·
终其一生,马可尼都保持着对无线电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学术和商业上的
成功,让马可尼这个名字永远和无线电联系在了一起。
国际电信联盟
1858 年,第一条跨大西洋电报电缆铺设完毕。但这条电缆存在一个问题,在
边界线上,信息只能转化成下一个国家的系统特定用语才能继续传递下去,也就
是国与国之间的无法直接进行信息传递,缺少一个通用的标准。为了简化信息传
递的流程,在欧洲开始缔结区域协定,1865 年 5 月 17 日,来自 20 个国家的代表
齐聚巴黎,举行国际电报会议,以寻求克服障碍、提高服务效率的方法。他们签
署了第一个国际电报公约,并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国际电联的前身),并制定
共同的国际关税和会计规则。1868 年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国际电报联盟大会,决
定在伯尔尼建立联盟总部。
电话可以用来远距离通话,也可以发送莫尔斯电码电报,但电线到达不了时
该如何通信呢? 1880 年,在伦敦皇家学会,大卫爱德华休斯演示了后来被公认为
无线信号的技术。19 世纪 90 年代,多位发明家进行实际实验,无线电报诞生了。
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信号范围扩大了,1901 年就已经实现了一次单
向的跨大西洋传输。1906 年,首次实现了广播声音和音乐。
然而,国际无线电通信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1902 年亨利王子试图从大西洋
的船上向美国总统发送信息时,由于设备类型和国籍不同而信息传送失败。这一
事件促使德国政府于 1903 年在柏林召开了一次初步的无线电会议,制定国际无线
电通信规则。1906 年,在柏林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无线电报会议,29 个国家的代表
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产生了《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及其附件,其中载有这
一领域的第一批规章。后来的许多会议对其进行了扩充和修订,并被称为《无线
电条例》。
在整个 20 世纪 20 年代,无线电的使用迅速增长,包括用于大众广播。为了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1927 年华盛顿会议为各种无线电服务(固定、海上和航空
移动、广播、业余和实验)分配了频段。1932 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全权大会,
决定将国际电报联盟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新的名字在 1934 年 1 月 1 日生效,选
择这个名字更准确地反映了联盟的全部职责,包括了有线和无线各种通信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 年 10 月 24 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
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为了达到发展和组织现代化的目的,1947 年 11 月 15 日,
国际电信联盟与联合国签署协议,成为联合国的专门组织机构。1948 年,国际电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