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信息的脉络
P. 108
·信息的脉络·
电子管构成的电子触发器来存储每个脉冲。延迟线使电子元件的数量减少了100倍,
大容量存储因此成为可能。
埃克特“伟大的新技术发明”促成了他与冯·诺依曼的第一次见面,并催生
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将用于保存程序的指令以及它所操作的
数字。
戈德斯坦将存储程序概念比作轮子的发明——一旦想到就不再困难。以这个
简单的概念为基础,打孔卡或纸带上的程序可以在几秒内读入电子存储器,从而
迅速完成程序设置,计算机能以电子移动速度向控制电路发出指令,数字存储容
量较之前高出两个数量级,电子管的数量将减少 80%。但最重要的是,程序可以
将指令作为数据进行处理。存储程序概念的初衷是解决与数字数组处理有关的技
术问题,后来用于程序修改,从而为编程语言和人工智能发展奠定过了基础。这
也成为 EDVAC(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蓝图的最初构想。
当然,在完整的 EDVAC 蓝图出炉之前,仍有大量的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但位
于最高层面的体系结构(逻辑设计)很快建立起来。得益于数理逻辑方面的训练
以及对大脑组织结构的兴趣,冯·诺依曼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
由 5 种功能部件组成的计算功能结构逐渐成形。冯·诺依曼将他们命名为中央控制、
中央运算、存储器、输入、输出元件,并用计算机存储器(computer memory)取
代了自巴贝奇时代一直使用的存储(storage)一词,生物学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
一斑。另一项重要决定是采用二进制表示数字。ENIAC 采用十进制数,采用 10 个
触发器存储 1 位十进制数字。如果改用二进制,同样数量的触发器就能存储 10 位
二进制数字,相当于 3 位十进制数字。因此,一条 1024 比特的延迟线可以存储 32
个“字”,每个字表示一条指令或一个由 10 位十进制数字构成的数字。根据冯·诺
依曼的估计,EDVAC 需要 2000 到 8000 个字的存储空间,所有需要 64 到 256 挑
破延迟线才能实现。这将是一台庞大的设备,但仍然远小于 ENIAC。
ENIAC 在 1945 年 11 月建成,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 18000 个电子管,占
地 170 平方米,重达 30 吨,耗电功率约 150 千瓦,每秒钟可进行 5000 次运算,
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ENIAC 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
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
到 1945 年春,对 EDVAC 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冯·诺依曼决定将计划整理
成文。这份发表于 1945 年 6 月 30 日的报告《EDVAC 报告书的第一份草案》,是
描述存储程序计算机的开创性文件。报告提出了这种新型计算机的完整逻辑构想,
•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