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信息的脉络
P. 112

·信息的脉络·



                                     第四章  中生代信息技术时期


                                     第一节  中生代信息技术时期综述

                     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是两种同等方便的办法,因为两者都无须思考。

                                                                            ——亨利·庞加莱

                     始生代信息技术时期(1848—1950 年)诞生了电报、电话、电视等,电气设

                 备成为美国家庭的日常物品,但是这时期的信息技术是混沌的,因为没有香农定
                 理的理论指导,人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摸索。一线工人的经验成为发明

                 改进的基础,但是对计算精确性的追求仍然使得各种设备愈加精巧,可靠性也越
                 来越高。同时,掌握科学,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科技进步带来的新鲜
                 事物使人类对未来充满着好奇。
                     晶体管的发明为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小型化奠定了基础。1956 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授予贝克曼仪器公司半导体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伊利诺斯大学的
                 约翰·巴丁和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沃尔特·布拉坦,以表彰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
                 晶体管效应的发现。晶体管的发明是 20 世纪中叶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一件大事。由于晶体管有比电子管体积小、耗电省、寿命长、易固化等优点,它
                 的诞生使电子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加快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步伐,从而对
                 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生代信息技术时期以晶体管的发明和香农定理的出现为标志,它们分别从

                 硬件和理论上开启了信息处理的新时代。仙童公司的“八叛徒”对半导体技术的
                 演进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成为半导体发展史上的一段典故。尤其是英特尔

                 公司、AMD 公司等半导体公司,实际上是师出同门。1948 年,香农公式为信息
                 处理奠定理论基础,晶体管的发明为集成电路的出现提供物理模型,冯·诺依曼
                 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为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实际模型,20 世纪 60—80 年代,硬
                 件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生产工艺和处理性能得到极大改进,软件实际上是为了

                 配合硬件的发展而提供给客户的礼物,如表格工具等。
                     信息产业催生了新的科技巨头,微软在 Wintel 联盟的推动下,抓住 PC 机的
                 发展浪潮,垄断了桌面操作系统,并且凭借捆绑的免费 IE 浏览器,打败了网景

                 (NetScape)浏览器。苹果、戴尔、甲骨文、思科、惠普、华为等知名信息产业
                 巨头崛起。


                                                   • 96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