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信息的脉络
P. 116

·信息的脉络·
                     例如,在铜这类金属导体中,最低能带有许多层空的能级,传导电子可以自
                 由移动到空能级,当施加电压时,传导电子就会获得能量,产生电流,因此它们
                 是导体。而像碳这类绝缘体,最底层能带是满的,并且跟下一个能带之间存在巨
                 大的能隙。在这种情形下,几乎没有电子可以从碰撞中获得跳到空能带或更高能
                 带的能量。当向这类材料施加电压时,电子附近没有空能级可以使其转移和获得

                 能量,就无法形成电流。因此他们是绝缘体。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与绝缘体类似,底层能带也是满的,不过它们的底层能带
                 与下一个能带的能隙要比绝缘体小得多。在常温下,一些电子受到热碰撞激发,

                 进入更高的传导带。在施加电压时,高层能带会有大量空态可供电子转移,并且
                 允许这些电子获得能量。在底层能带中也有一些用来导电的空态。因此,半导体
                 可以轻松传导电流,但是相比于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更大程度上取
                 决于自身的温度。
                     在现代,科学家们用一个数字——电阻率,来区分它们。电阻率表明了物体

                 阻挡电流的程度,数字越小,说明越不阻挡,即电流越容易通过。例如,一般将
                                           -5
                 电阻率小于 10 万分之一(10 Ω·m)的材料称为导体,如金属材料等;而将电阻
                               8
                 率大于 1 亿(10 Ω·m)的材料称为绝缘体,如陶瓷、橡胶、塑料等。
                     用电阻率来区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使得它们的界限看上去清楚,但同
                 时却又使得它们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某种物质的电阻率并非一成不
                 变,它会随着温度、光照等种种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一定条件下,
                 原来我们称为半导体和绝缘体的东西,也有可能表现出导电的性能;原来导电的,
                 也有可能变成不导电。半导体具有天生的过敏体质,对很多东西都敏感,包括热、

                 光、电流方向等。因此,当环境中的这些因素变化之后,半导体材料便可能从绝
                 缘体成为导体。


                     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实际中,纯半导体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太纯净的硅,虽然敏感,有时在
                 应用上却不是最理想的。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提炼出了纯净的硅晶体后,再在其
                 中人为地掺和一些特别的杂质,将会得到某些特殊的有用性质,这就是半导体另
                 外一个重要的敏感特性——掺杂性。只要半导体材料中加进了微量的杂质,就会

                 使材料的性能有很大改变。没有掺杂的纯净半导体叫做本征半导体。
                     在金属中,几乎每个原子都会贡献一个或多个传导电子,但在半导体中,大
                 约一亿个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贡献一个导电电子。这个不利之处却有一个很大的
                 优点,那就是通过向半导体中掺入少量杂质——杂质原子(大约每一百万中添加



                                                  • 100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