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信息的脉络
P. 118
·信息的脉络·
这是三极晶体管。
晶体管(Transistor)这个单词由转换(transfer)和电阻(resistor)拼接而成。
晶体管的第一个商业应用是助听器,不久之后的 1955 年,Regency 公司制造出了
第一个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此外,人们发现晶体管非常适合用来实现计算机的
“开—关”逻辑。因其在速度、可靠性以及工程技术上的进步,晶体管成为现代
微电子学的基础。
因为发明了晶体管,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和威廉·肖克利获得了
195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使人类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固体电子技术时代。
后来,肖克利到加州创建硅谷,招聘人才,将神秘的硅火在硅谷点燃。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特别是当初号称八大金刚的肖克利的追随者们,创建了仙童半
导体公司,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集成电路之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如日中天。
集成电路是电子工程技术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推动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
集成电路的最早构想,是 1952 年由英国雷达研究所的电子工程师杜默(GeoffreyW.
A.Dummer)提出的。杜默在英国电信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机构位于英格兰的墨
尔文,是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的前身。杜默是研究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方面的专家,
主要研究雷达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在研究过程中,杜默意识到把一个电子
电路的各个组成元件独立出来既无必要也不高效。如果可以把所有元件纳入同一
块半导体上,整个电路会变得更小也更可靠。杜默这个设想就是现代的集成电路,
即在一块半导体上蚀刻的电路,这一设想成为信息科技腾飞的基础。
在 1958 年夏天,集成电路获得了重大突破,美国电子工程师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制造出第一个可工作的集成电路。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基尔比致力研究
印制电路板、晶体管以及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后来,基尔比加入德州仪器公司,
继续在微型化领域开展研究。1958 年 9 月,基尔比制作出了第一个可工作的集成
电路,所有元件集成在一块锗上。这个设备叫振荡器(一个可以产生规则信号的
电路),包含一个面结型晶体管,一个电容(用于存储电能)和几个电阻(用于
限制电流),它们都由单独一块半导体制造而成。基尔比在这个设备上焊机微型
导线,把电路的不同元件连接在一起。由于物理连接元件的难度很大,基尔比制
造的集成电路受到限制,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个重大突破。杰克·基尔比因发明
集成电路,获得了 2000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成就让他从一位电器工程师迅
速成为一位物理学家。
后来,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采用蚀刻的方式,
解决了集成电路中导线连接的问题,使集成电路真正走向实用。
•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