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信息的脉络
P. 123

·第三部分·
               AMD、英伟达制造的芯片中集成了几十亿个晶体管。很快芯片就可以存储 1000 亿
               位,这比整个银河系中的星星都要多。
                   正如摩尔所预测的那样,在 50 多年的时间里,设计师和制造商一直在制造尺
               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芯片。现在所生产的晶体管的尺寸计划小到

               了极致,晶体管闸极绝缘层的厚度只有几个原子大小。晶体管并不是一个完美的
               开关,甚至在关闭状态时还会泄露一部分电流。随着晶体管尺寸的减少,如果继
               续降低电压,泄露的电流就会呈指数级增加。为了把电流泄露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尺寸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降低电压。

                   如今,摩尔定律已经持续了 50 多年,他现在可能终于耗尽了动力,原子的极
               限就在眼前。晶体管已经缩小到了不到 100 个原子大小了,每个芯片上有数十亿
               个晶体管。现在地球上运行着数万亿个芯片,这意味着有 10 的 21 次方的数量级
               的晶体管在工作。他们现在的量级相当于地球上沙粒的数量。

                   回顾摩尔首次注意到这个定律以来的半个世纪,令人瞩目的是这种进展是多
               么稳定。没有加速、没有下降和停顿。战争和衰退、繁荣与萧条似乎对摩尔定律
               都没有影响。此外,正如库兹韦尔后来指出的那样,摩尔在硅芯片方面的定律被

               证明是源自前几年的真空管和机械继电器的一种进展,而非一种飞跃。英特尔著
               名的“滴答”(Tick-Tock)企业战略对此进行了概括:“Tick”是每隔一年发布
               一个新芯片,“Tock”是在间隔的这一年里对设计进行了调整,为下一次发布做
               准备。摩尔定律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戈登摩尔在 1976 年的讲话中这样说道:



                   这是半导体行业所研发的降低成本的设备的核心。我们把一种具有给定复杂
               性的产品投入生产;我们努力改进工艺,消除缺陷。我们逐渐将产量提升到更高
               的水平。然后,我们利用所有的改进来设计一个更复杂的产品,并投入生产。我

               们的产品的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指数级增长。


                   当然,单靠硅芯片无法带来一场计算机革命。为此,需要有新的计算机设计、
               新的软件和新的架构。在整个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正如摩尔预见到的那样,

               硬件和软件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就像汽车和石油的关系一样。


                   摩尔定律的内在驱动力
                   研究表明,自半导体工业诞生以来,有三个商业驱动力在推动半导体向前发展:

               一是计算机工业的到来推动了内存的需求;二是专用集成电路的发展;三是集成
               电路允许多功能系统的集成。


                                                    • 107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