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信息的脉络
P. 160

·信息的脉络·
                 完成后,宿主就会退出历史舞台,正因如此,理查德·道金斯称“基因是自私的”。
                     既然在短暂的爆发性复制后就会死亡,为什么宿主细胞还要参与到多细胞的
                 生物的生存中去呢?在伟大的进化生存游戏中,这种做法有可能获得什么优势?
                 生物学领域中,总是存在着权衡。通过加入基因相似的细胞群,一个特定细胞将
                 通过生殖细胞为大多数基因的传播作出贡献。如果作为整体的细胞群拥有但细胞

                 不具备的生存功能,基因遗传的算法就会偏向于群体而非单细胞。当算法看似正
                 确时,个体细胞和生物体之间就会达成协议。单细胞加入“集体项目”并死去,
                 作为回报,生物体会承担起传播细胞基因的责任。因此,多细胞生物体中隐含着

                 作为整体的细胞群与其细胞成员达成的“契约”。
                     多细胞机制是人类产生的基础;但它也有劣势。当个体加入群体共同努力时,
                 很容易出现欺骗行为。在多细胞生物体中,为了让个体细胞遵守契约,就必须进
                 行层层调控,并且由作为整体的生物来监督,从而阻吓骗子。因此,一个特定的

                 体细胞(皮肤细胞、肝细胞、肺细胞等)通常旨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分裂。
                 当需要更多个这种类型的细胞时,细胞内部的“复制程序”会自行处理。但如果
                 分裂不当,调节机制就会出面干预,阻止它分裂;如果该细胞不遵守规则,调节

                 机制就会让细胞死亡。例如,一个肝脏细胞偶然间被运送到肺部,这时肺部组织
                 的化学信号意识到,这里有一个闯入者,并可能判处这个闯入者死亡。
                     在多细胞生物中,对一个细胞而言欺骗行为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这个细
                 胞默认采用单细胞生命的利己策略:复制、复制再复制。换句话说,就是不受控
                 制的细胞增殖,如癌症。简单来说,癌症是体细胞和生物体之间的古老契约被破

                 坏了,每个细胞都回到了更原始的、自私的生存状态。
                     癌症的发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正常细胞采取欺骗策略,二是生物
                 体内的监管系统在某处失效。常规的解释是体细胞突变理论,根据该理论,因为

                 衰老、辐射或者致癌化学物质导致细胞突变,结果,新细胞种群会循序发展出在
                 前文提出的显著特征,包括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以及癌细胞扩散至全身和侵入远
                 端器官的趋势。体细胞突变理论假定,在每个宿主中,仅通过某类快速的达尔文
                 自然选择过程就能使相同的癌症特征从头再造,在此过程中最具是影响的癌细胞

                 会通过快速复制战胜其竞争对手,最终杀死宿主。
                     既然癌基因会导致生物体的死亡,这显然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那么
                 进化理论为什么没有消灭掉癌基因呢?实际上,癌症没有受到进化的选择,从而
                 遗留下来。在科学家看来,癌症是一种返祖现象或者默认的祖先形态。也就是说,

                 它是一种返祖表型。由于癌症深植于多细胞的生命的逻辑之中,因此它的古老机
                 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拼命保护。进化未能消除癌症的另一个原因与胚胎发生有


                                                  • 144 •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