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信息的脉络
P. 205
·第三部分·
第六节 去中心化
我很喜欢这样想:动物、人类、植物、鱼、树、星辰和月亮都是互相有联系的。
——格洛里亚·范德比尔特
2008 年,随着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问世,
区块链技术开始进入技术极客的视野。程序员 Vitalik Buterin 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
以太坊(Ethereum)的概念,并在 2014 年通过 ICO 众筹得以发展。如今,区块链
技术已经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并拥有了广泛的技术生态。
区块链被认为是记录交易(或业务)活动的总账本,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
它是全球的比特币交易活动的总账本。在区块链中,开户、登记、交易、结算、
支付等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一个系统上完成,并可以脱离中介机构单独运行。很多
金融机构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取代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股份登记结算、资金结
算等业务,改变金融行业的清结算方法,将净额交收变为实时全额交收。交收方
式的改变意味着金融系统也可以像区块链一样,24 小时运转,实时结算、实时到账。
针对现有的业务模式而言,很多中介机构可能会因此面临破产之灾。
并且,区块链的账本由多方共同维护,对参与方是公开透明地在默认情况下,
区块链账本上的业务记录对参与方都是公开透明的,并由参与方共同维护。依靠
共识算法,区块链可以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和透明,使账本具有记录可追踪、可
审计、不可篡改的特性。在区块链系统中,如果产生了新的交易数据,系统的每
个节点都有机会参与记账并将内容的变化同步到系统的其他参与节点当中。这样,
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了一本完整的账本,因此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就大大
提高了——攻击者需要同时篡改超过半数的系统节点数据才能成功发起攻击,其
代价极高,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正因如此,区块链在审计场景中有不少的应用潜力。像德勤这样的会计师事
务所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已获得显著的收入。如果将
企业的交易账目都记录在区块链上,确保记录的不可篡改性,就会极大地简化财
务审计调查的工作。这类机构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因为它们认为这会
省下很多的工作时间。在跨境汇兑场景中,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取代金融中介所
提供的背书作用,让人们点对点地发起自助交易。
本质上讲,区块链技术是记录人类价值交换活动的账本,人类历史上账本演
变的历程似乎预示着区块链诞生的合理性。在过去 500 多年,人类使用的主要记
账方式是复式记账法。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展示了在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中海东岸——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的贸易中心。
• 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