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信息的脉络
P. 240

·信息的脉络·
                     前沿八:通过连续性的健康监测实现主动健康管理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更多慢性病。据统计,85% 的死亡是由于慢性病,而慢性
                 病必须进行实时检测。必须攻克需要医疗级水平的可穿戴设备,如无创血糖、连

                 续血压、连续心电等车辆。以血压检测为例,光学传感器,能够比 PPG 提供更准
                 确的脉搏波,为血压建模和算法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输入。结合云服务和人工智
                 能技术,为个人打造一个完整个人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主动健康管理。通过脑
                 机接口、肌电接口、可穿戴机器人等,从被照顾到自主管理,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前沿九: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发电、绿色储电和绿色用电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同时也带来了发电、储能以及
                 用电的新挑战。
                     从发电来看,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演进,意味着发电系统更靠近用户,过去是

                 纯用电场景,今后也具备自发电能力,这样就产生了更多的双向能源节点,电网
                 更具备了网络特征;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多能互补特征,间断式供电特征,使
                 新能源成为主力电能,存在巨大挑战。

                     从储能来看,过去只有发电和用电,能源是用多少发多少,未来新能源为主
                 体的发电,必须有储能的缓冲池,这使得网络更复杂了。必须实现低成本、零碳
                 排放的大规模储能,并通过智能调度,最大限度利用绿电。
                     从用电来看,必须推进综合智慧能源,实现住宅 / 建筑 / 工厂能源管理系统、
                 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城市。

                     因此,必须构建一张智慧的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发电、绿色储能和绿色用电,
                 这涉及几个关键技术:
                     第一,管理技术。大数据、AI、云等 ICT 技术与能源互联网融合,通过能源

                 云 + 能源网,实现比特管理瓦特。
                     第二,控制技术。通过电力电子能源路由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功率智能
                 分配,构建能源网络的智能控制器。
                     第三,储能技术。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如新型电化学、氢能等,满足不同场
                 景的能量存储需求。

                     第四,电力电子基础技术。新型化合物功率半导体,包括面向中高压的
                 SiC/ 金刚石和面向中低压的 GaN 技术,实现能源部件进一步高效和小型化。
                     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和繁荣的时代,前景是美好的,也是使人

                 无比振奋的。




                                                  • 224 •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