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信息的脉络
P. 238

·信息的脉络·
                 新的调制编码和算法,实现容量的倍增。薄膜型高带宽调制器是发展方向。
                     其次要研发宽带、低噪声、人工可控的新型光放大器,以实现超长距的可靠

                 传输;关键技术是接近量子极限的光放。
                     最后是光网络的动态控制能力,把波分网络改造为“同步”系统,提升抗干

                 扰能力并通过计算实现光资源的高效利用。微腔光频梳是关键。
                     在更远的未来,还需要研究 SDM(空间分割多路复用)等新型光纤和光系统,

                 实现单纤容量百倍增长。


                     前沿三:走向产业互联,网络协议必须优化

                     今天,网络支撑的主体是百亿级的消费互联。2030 年,网络支撑的主体是万
                 亿级的产业互联,网络协议面临三个考验。

                     第一是确定性。需要确定性时延保障能力,通过“网络演算新理论和协议”,

                 将当前尽力而为的网络时延,变为可提前计算的确定时延。
                     第二是安全性。万物互联的场景下,安全防御体系提出严峻挑战。无人机、

                 摄像机、边缘计算、传感器等大量外挂设备,引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必须构建
                 端到端的内生安全框架和协议。

                     第三是灵活性。千行百业的需求是多样的,有的需要 IP 地址长一点,有的需
                 要短一点,必须将固定长度的 IP 地址,扩展为可灵活定义语义、语法的新 IP 协议。



                     前沿四:通用算力远远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须打造超级算力

                     智能世界,联接决定了广度,那么计算决定了强度。
                     面向 2030,算力需求将增长 100 倍。但当前,单核 CPU 性能每年提升率已从
                 50% 下降到 10%,并且,通用计算在特定领域效率低下,如何打造超级算力,这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一,数字计算从通用走向专用,走向多种计算架构共存的异构计算,各种
                 CPU、GPU、XPU 同时存在。

                     第二,模拟计算将在特定领域展现优势。光子计算将应用于信号处理、组合优化、
                 机器学习等领域,尤其是针对无线 Massive MIMO 和光通信领域将有极大应用场景。







                                                  • 222 •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