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132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单一、枯燥的。在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单一场景思维的影响下,信息呈现线性化、
            信息传播单向化,缺少对于新闻呈现和传播场景化的考究,忽视了新闻的多样
            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立体化考虑,导致了大量新闻枯燥乏味、同质化严重。融

            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媒介多种多样,受众可以通过读报、听广播、看电
            视、浏览网页、观看抖音短视频和直播、订阅微博和微信、关注新闻公众号、使
            用新闻客户端等方式获取新闻信息,并且新闻信息的呈现也有文字、图片、声
            音、视频、动画、VR、直播等多样化形态,媒体融合化态势日益明显,受众对

            于新闻场景具有更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期望值,新闻编辑传统单一场景思维
            显然无法适用于融媒体时代,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形成场
            景聚合思维,才能更为立体化、生动化、全面化地为受众生产和传播多样化新闻
            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借助场景聚合思维,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受众所处的新闻
            传播“场景”,并根据受众需求建构实时新闻动态。例如,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
            增强受众的在场感,通过网络论坛、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等互动形式提高公众
            的参与感,借助无人机航拍建构全景化新闻场景,借助 VR 技术建构虚拟新闻场

            景,增强受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实现了传播渠道聚合、新闻信息形态聚合、新
            闻场景聚合,满足了融媒体时代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三)从把关人思维到开门人思维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直强调新闻编辑的“把关人”的角色和身份,即依据政

            治标准、新闻规律,对于新闻的编辑方针、节目规模和风格特色、整体结构、编
            辑流程等进行审查把关,以确保新闻质量。但是“把关人”更多是基于编辑自身
            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工作性质、职业标准以及自身环境等因素,对于新闻信
            息进行甄选、处理和控制,受众的兴趣爱好、价值诉求、公众反馈等因素考虑较

            少。并且在这种从“门外”到“门内”的把关者思维影响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更倾向于向广大受众进行新闻信息的宣传、控制、说服等灌输式的单向传播,忽
            视了与受众主体在新闻的接受、反馈等层面的交流,造成了新闻媒体的“说”与
            受众的“听”相脱节,所表达的思想和新闻所传递的信息与受众价值追求相偏离

            的现象。融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丰富多彩,信息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受众群体具
            有更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具有更大选择空间,因此也出现了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这也是交通媒体、户外媒体、自媒体等小众化媒体出现的原因。同时,由于互联



            ·120·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