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22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3)授粉和去雄
                在授粉期间,做好人工授粉和去雄工作,以保证以后籽粒的饱满。当玉米开
            花授粉期间有干旱或连降雨情况时,在 09:00~10:00 辅以人工授粉,在完成授

            粉之后,要将雄穗剪掉,以减少其对养分的消耗。进入抽穗期,若出现一株多穗
            的现象,应及时将多余的小穗除掉,以保证玉米之后的良好生长。
                (三)防治病虫害
                                                                                  2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尽量选择物理、生物方法。物理防治,可以每 4hm 放
            置一盏杀虫灯,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生物防治,可以利用生物诱芯诱集除掉害
                                                                     2
            虫。玉米螟为主要虫害,可以采取在田间放蜂的方式,每 667m 设 3~5 个放蜂点,
            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效果好,还不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如果需要使

            用化学防治方法,一定要选择低毒无残留的农药。
                (四)适时采收
                过早或过晚采收对玉米产量、品质、口感均有影响,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最

            佳采收期,实际采收时可以用指掐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推广鲜食玉米“新
            品种、新技术、新机械”集成成果,可选用 4YZTQ-3 自走式鲜食玉米穗茎兼收
            收割机开展机械收获,可大大降低鲜食玉米摘穗损伤的概率,提高摘穗效率,同

            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杂质条件下的果穗清洁收获。
                甜糯玉米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实际种植过程中,
            只有掌握了优质丰产种植技术,才能促进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全同

            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节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



                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种植技术

                (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发展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由传统间套做创新发展而来,采用大豆带与

            玉米带复合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
            实现玉米带与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易于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
            双收种植模式。该技术为大豆和玉米的生产技术集成,包括“选配品种、扩间增



            ·110·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