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18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米幼苗达到相应条件之后应该尽早开始,一般情况幼苗出现 3~4 片叶子之后就可
以开始进行间苗工作,间苗过程中要将相对更加茁壮和健康的幼苗保留下来,及
时将病苗、弱苗等拔除。如果间苗工作不及时,会导致土地中的水分和养分分散
供给,从而对幼苗根系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当玉米幼苗生长出 4~5 片叶子
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定苗工作,在保持合理密度的情况下只将壮苗留下。至于
定苗工作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适当往后延迟,
但是当幼苗出现 6 片叶子时,就必须及时开展定苗工作。另外,铲地工作最好与
间苗定苗工作同时进行,这样能够连根拔除不需要的幼苗,防止出现二茬苗。
(三)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主要是因为幼苗的植株比较小,叶子较少,
叶面积有限,因此通过蒸腾作用损失的水分比较少,通常情况下田间最大持水量
的 65%~70% 宜作为玉米苗期的土壤含水量标准。另外,玉米这种农作物能够承
受较大程度的干旱,但是水涝灾害则会对其产生较大危害。一般来说,玉米苗期
的土壤绝对含水量宜保持在 12%~16%,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中缺乏足够的空
气,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紫苗、黄苗等现象,进而导致“芽涝”。尤其是玉米苗期
如果出现大雨天气,一定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排出田间积聚的雨水。
(四)中耕除草
在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中,中耕除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
障玉米幼苗茁壮成长的关键措施。其中,接茬整地不良的夏玉米和套种玉米更要
重视进行中耕除草工作。在整个玉米苗期通常要进行 2~3 次中耕。第一,在定
苗过程中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即“中间深,苗旁浅”,这
样一方面能够将杂草清除,另一方面还不会出现压苗等情况,其中深耕以 3~5cm
为宜。第二,在拔节之前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中耕,与第一次相比这两次中耕要
适当增加耕深,这样虽然一部分幼苗的细根会被切断,但是却可以对新根的萌发
和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是夏玉米则要对芽涝等现象多加注意,并且进行中耕
的过程中会对田间土壤的墒情产生影响,因此培土等工作在玉米苗期不宜进行,
否则将会对幼苗根系的发育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幼苗的 9~10 叶期可以进行培
土工作,并在幼苗抽穗之前完成,从而促进玉米根部的形成,使植株的抗倒伏能
力得到增强。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