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09
• 第六章 马铃薯
旱、病虫害等,使产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充分了解马铃薯的
田间管理技术,实现马铃薯种植高产优产。
(一)及时破膜放苗
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要注意在幼苗生长期做好田间观察工作,一般马
铃薯在播种 20 天左右即可出苗,当观察田间有 10% 的幼苗,并且幼苗长出 1~2
片叶,气温良好无寒潮来临时即可进行破膜出苗。破膜方法:在苗正上方用手指
或竹签划一个十字形的口,然后将幼苗引出膜外,引苗后再抓一把细土将幼苗的
周围封严,以保温保墒。破膜放苗时还要做好补苗工作,在缺苗断垄处及时补上
马铃薯苗,以保苗全,以免影响产量。补苗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 4 点以后
进行,要选择健康壮、无病害的幼苗,以提高成活率,在补苗时要先灌入 1kg 的
水,然后等水渗入土壤后再载苗。
(二)防低温冻害
因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时间较正常种植方式提前,易受到寒流侵袭,因此
做好低温防冻害的工作非常重要。可采用多种措施,可给马铃薯施草木灰等含钾
量较高的热性肥料,以增加地温,钾还可影响细胞透性,提高细胞浓度,从而增
强马铃薯的抗寒能力;还可以在寒潮到来前的 1~2 天进行灌水保温,方法是将垄
沟灌上半沟水,保持垄面湿润,增加土壤的热容量,提高地温,减轻冻害,注意
等寒潮过后要及时排干水;在寒潮来之前使用干草将马铃薯植株盖上保温,防止
冻害;如果马铃薯已经遭受霜冻,要及时处理,可在化霜前及时洗霜,以减轻冻害。
(三)中耕除草
对马铃薯进行中耕培土的目的是增加埋入土下植株节数,以增加匍匐茎的数
量,从而提高块茎的数量和质量。另外,还可防止土壤因干旱而出现裂纹,使块
茎受到光照后出现青头绿肩,影响品质。通常在马铃薯苗期幼苗出齐后进行第一
次中耕,在膜间深锄,同时除尽田间杂草,注意中耕时不可伤到地膜。在现苗期
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时要进行浅培土,目的是提高地温,增加匍匐茎,从而
增加结薯量。在开花前进行第三次中耕,这次要多培土,进行浅锄,培高垄,要
求垄高 6cm 左右,以降低地温。
(四)适时追肥浇水
有些品种的马铃薯不需追肥,但是为了提高产量,则需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再施追肥。在追肥时要根据马铃薯生产特点科学施肥,按照控氮、重钾、补磷原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