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14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拔较高地区,即盆周山区海拔在 1000m 以上、川西南山地海拔在 500m 以上地区。
            选择土壤耕作层深厚、结构疏松的轻质壤土和沙壤土,土壤 pH 值 5.5~6.5 为最佳。
                (二)配套栽培技术

                1. 播种前准备
                (1)品种与种薯选择
                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适应当地栽培的马铃薯品种。品种的淀粉含量应
            在 16% 以上,鲜薯还原糖低于 0.4%,芽眼较浅,商品性好。严格挑选种薯,提

            倡选用脱毒种薯,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和“GB4406 种薯”
            的要求。
                (2)种薯处理
                第一步切块;播种时湿度较大、雨水较多的地区不宜切块,提倡小整薯播种。

            采取切块的种薯重量应在 60g 以上,一般自薯顶至脐部纵切;若种薯较大,则应
            从种薯脐部开始,按芽眼顺序螺旋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芽切成两块。每个薯块
            重 30g 以上,并带有 2~3 个以上芽眼。切刀应用 35% 的来苏尔溶液浸泡 2min 或
            擦洗消毒,提倡两把切刀交替使用。切块应在播种前 1~4 天进行。切块后薄摊,

            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
                第二步催芽。种薯大部分未见萌芽的应进行催芽,以打破休眠期。催芽一般
            在播种前 15 天进行。催芽方法主要有薄层覆盖(如稻草、湿沙覆盖)法、塑料
            袋装法、药剂催芽法等。

                第三步消毒。种薯播前应进行消毒。可用 40% 福尔马林液 1 份,加水 200 份,
            喷洒种薯表面或浸种 5min 后,用薄膜覆盖闷种 2h 再薄摊晾干。
                (3)轮作
                马铃薯适宜轮作,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子、西红柿、烟草等茄科作物连作,

            最好与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轮作。
                (4)整地和起垄
                在前作收获后及时进行翻耕,耕深一般为 30cm 左右,并进行精细整地,做
            到土壤松软。播种时按 80~100cm 对半开厢,垒厢起垄,双行错窝种植。

                (5)施基肥
                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应重施底肥,增施钾肥。基肥用量应占总用肥
            量的 70% 以上,结合整地做垄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2500kg,



            ·202·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