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19
• 第六章 马铃薯
定最佳的种植密度。此外,在机械化播种过程中,播种深度会受到气候条件、土
壤条件综合影响。选择使用 2 行或者 4 行的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
种、施肥、镇压等多种工作,覆土厚度一般控制在 8~10cm。对于土壤较为干燥
或者土壤较为潮湿的种植地应该适当浅拨沙土地或者壤土地应该适当渗透,最深
深度不能超过 12cm。马铃薯播种方式包括了单垄单行种植模式或者单垄双行种
植模式,单垄单行,种植行距一般控制在 70cm,单垄双行种植模式,农具一般
控制在 90cm,小航航距为 15~20cm。根据田间的定植密度确定最佳的种植行距。
在播种过程中选择使用拖拉机驱动,带动辐射,滴灌带辅助装置的马铃薯播种
机,完成种肥,播种祁隆滴灌带铺设等全部工作滴灌带铺在笼顶的正中央,每间
隔 2~3m,横向压一个土堆,对滴灌带进行压实处理。马铃薯播种完毕之后,应
该将滴灌系统的支管和滴灌带有效连接,将所有的管道连好之后进行施压处理,
以每条滴灌带末梢的压力控制在 1.5MPa 为宜。
(六)田间管理
马铃薯田间管理主要做好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控等几个方面。
1. 灌溉施肥
播种之后应该早期进行滴灌,这样能够保证土壤墒情适宜,马铃薯尽快出苗。
播种 10 天以内,如果没有出现有效降雨,应该在播种 5 天之内进行一次滴灌处
3
2
理,滴灌量控制在 2m /667m 。土壤墒情相对较差时,应该增加灌溉量,但最多
3
2
不能够超过 11m /667m 。马铃薯出苗到整个收获阶段,一般需要进行 6~10 次的
滴灌,具体的滴灌时间和滴灌量需要结合田间的降水情况综合确定。马铃薯苗期
到薯块膨大阶段,需要结合灌溉及时进行追肥处理,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后期
2
主要以速效钾肥为主目标产量在 2000kg/667m 以上的高产地,追肥的总量按照
2
2
纯氮 10kg/667m 、氧化钾 10kg/667m 进行折算。在施肥过程中应该结合滴灌技
术将肥料溶于水中进行针对性的施肥处理,这样能够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将滴
灌和施肥有效结合,应该保证所选择的肥料溶于水,避免出现滴灌带滴头堵塞的
3
2
现象。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芽条期灌溉一次,灌溉量控制在 8m /667m 。进入苗
2
3
期滴灌一次,滴灌量控制在 12m /667m ,施肥量占到总施肥量的 10%。现蕾期
3
到开花期需要滴灌三次,滴灌总量控制在 50m ,施肥量占到总施肥量的 60%。
2
3
块茎膨大期需要滴灌 4 次,灌溉总量控制在 60m /667m ,施肥量占到总施肥量
3
的 30%。淀粉积累阶段需要滴灌一次,灌溉量控制在 15m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