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18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夏波蒂等,品种较为齐全。
                (三)种薯处理
                马铃薯在播种之前一定要做好种薯的科学处理工作,以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

            和出苗率,确保培育健壮幼苗,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种薯处理主要包括了
            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进行催芽,第二环节是进行切块处理,第三环节是进行种
            薯的包衣处理。播种前两周,将种薯从薯窖当中取出,放置至在散射光比较充足
            的室内进行催芽处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 10℃ ~15℃,每间隔 1~2 天,对种薯进

            行一次翻动,使种薯能够均匀地受到光照受热均匀。等到种薯生长出 0.3~0.5cm
            长的紫绿色的芽眼之后,就可以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和切块处理。机械化播种对马
            铃薯薯块有着严格的要求,应该根据马铃薯的大小进行妥善有效的分类,对于质
            量在 5~15g 的可以采用整薯播种,15g 以上的薯块应该进行适当的切块处理,要

            保证每个薯块的大小,在 5~15g 的范围确保播种密度的精准性。播种前 2~3 天对
            个头较大的种薯进行切块处理,在切块处理过程中应该事先准备好两把切刀,要
            做到切一个马铃消毒一次切刀,可以使用 75% 的酒精,或者 0.5% 的高锰酸钾溶
            液,或者 1% 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泡消毒,这对预防环腐病、黑颈病、病毒病有

            很大帮助。切块完毕之后播种之前还需要做好种子包衣处理。包衣处理过程中,
            可以选择使用 60% 的高巧悬浮种衣剂 30mL+20% 的卫福胶悬种衣剂雕选种以及
            40mL 兑水 30~40g 可以包衣处理 75~100kg 的种薯。
                (四)机械选择

                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之下,要选择每 1h 的出水量在 1.3~1.8L 的滴灌带,
            在滴灌带上,每间隔 30~40cm,有一个滴头,滴灌带的质量应该符合相关栽培标
            准。马铃薯播种一般选择使用机械化播种模式应用 2 行或者 4 行的马铃薯播种机,
            播种机的技术条件应该符合相关技术规程。

                (五)科学播种
                结合马铃薯品种的生产特性、当地的海拔高度、种植制度、气候条件和无霜
            期的长短,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晚熟品种应该适当早播,早熟品种应该适当晚
            播,避免出现霜冻危害。当土壤 10cm 的地温能够持续维持在 8℃ ~10℃就可以

            进行播种了,一般在 5 月上旬进行播种。如果是大量发芽的种薯,应该适当晚播,
            这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有很大帮助。结合土地的生产能力、有效土壤层深度,一般
                                           2
            保苗量控制在 3500~4200 株 /667m 。生产过程中应该根据马铃薯品种的熟期确


            ·206·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