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20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2. 机械化中耕除草
                当田间马铃薯幼苗 50% 出土之后,应该进行一次机械化中耕培土,及时消
            灭田间的杂草,将垄面培成高 25cm 的高垄,培土时滴灌带应该处于滴灌状态,
            防止培土将滴灌带压扁,影响到后续的正常使用。陷入现蕾期之后,要进行第 2

            次的中耕除草,及时地杀灭田间的杂草,并结合培土提高垄高,两次培土的厚度
            累计不能够超过 10cm。
                3. 化学除草

                田间杂草生长较多时,应该将中耕培土除草和化学除草有效结合。化学除草
            应该在第 1 次中耕之后进行,要选择对马铃薯造成危害较小的除草剂。第 1 次机
            械化成功处理之后,能够形成良好的垄型,然后使用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抑制
            杂草的生长发育。第 1 次机械化中耕进行化学除草之后,一般不进行第 2 次中耕

            处理。常用到的除草剂一般为 960g/L 的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埋伏使用 80mL,或者
            使用 330g/L 的二甲戊灵油 150mL,兑水 30kg 进行地表喷雾,封闭除草。田间阔
                                                                            2
            叶类杂草数量相对较多时,可以与 70% 的嗪草酮可湿性粉剂 30g/667m ,混合应
            用,达到抑制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的目的。

                4.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常见的马铃薯病虫
            害主要包括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了
            二十八星瓢虫、蚜虫、地下害虫等。不管是哪种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都需要坚

            持和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工作方针,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
            态防治有效结合,按照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妥善有效地使用化学防治技
            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在化学药物选择过程中,应该使用低毒低残留
            广谱高效的药物,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结合当前生态栽培现状,应

            该积极推广应用微生态农药、微生物农药等生物类农药,利用生物农药并除害防
            治专一性的特点,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保证种植
            的安全合理。当前马铃薯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
            腐病、地下害虫、蚜虫,针对这类病虫害,当田间达到防治标准之后,应该立即

            选择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控,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马铃薯病毒病
            发病初期阶段喷洒抗毒丰(0.5% 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 倍液或 20% 病毒 A 可
            湿性粉剂 500 倍液、5% 菌毒清水剂 500 倍液、1.5% 植病灵号乳剂 1000 倍液、



            ·208·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