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5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概述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概述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20 世纪中叶,科学、工业、交通迅猛发展,工业过分集中,城市人口过分密集,
环境污染由局部扩大到区域,大气、水体、土壤、食品都出现了污染,公害事件
不断发生。森林过度采伐、草原垦荒、湿地破坏,又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
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不能不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在寻求利用自然资源
改善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进
行开发建设活动,否则,将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最终毁了人类的
家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
越来越强,对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重视,并开始在活动之前进
行环境影响评价。这些评价是自觉的,也没有规范约束。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核设施由于其环境影响的特殊性,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总结出环境影响评价“三关键”,即关键因素、关键途径、关
键居民区,明确提出污染源一污染途径(扩散迁移方式)一受影响人群的环境影
响评价模式。不过此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任何
个人和组织都可应用,为人类开发活动提供指导依据,还没有法律约束力或行政
制约作用。
1969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该法中第二节第二条的第三款规定: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生态
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包括下列
各项内容的详细说明。
第一项:拟议中的行动将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第二项:如果建议付诸实施,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的任何不利于环境的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