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6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56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时应确定合理的外形尺寸,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
                第五,加工设备的金属附件时要挫圆边角,避免存在尖角和凸出物,金属附
            件上的保护电镀层应尽量光滑,从而减少电晕、火花放电现象。

                第六,安装高压设备时要确保固定螺栓、接头等接触良好,避免因接触不良
            产生火花放电。
                第七,按照《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进行工程
            设计,使输电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值在容许的标准范围内。


                三、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时监测系统设计思路

                (一)系统硬件实现
                1. 数据采集模块结构

                首先,从数据源头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度。其次,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
            精度。传感器将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测量值传送给 DSP 处理。数据采用光纤
            通讯,控制器 DSP 将工频电磁传感器传回的测量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法处理后得
            到被测点的工频电磁场和工频磁感应值,并将该测值与处理器内部的时间系统进

            行对应保存。
                2. 电源系统设计
                采用电源线直接供电会对传感器产生很大的引人误差。电源线引入的干扰误
            差主要来源于供电导线的静电感应。因此,供电导线实行多段隔离可极大地减弱

            电缆引入的对测量单元的干扰。
                主电路的功能是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变成蓄电池负载需要的直流电,控制回路
            的功能是实现自动充放电和物理隔离的核心。
                3. 非磁性防感应支架的设计

                该支架具有防水、防高温等功能,满足全天候工作要求,并且可有效屏蔽外
            界固定装置的接入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支架内具有导流层,可与空气形成对流,
            有利于封闭层内各部件的散热,避免户外高温环境下因长时间工作引起系统过热
            而影响稳定性和精度情况的发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数据显示模块设计
                数据显示模块主要实现将采集的工频电磁场数据进行显示,同时作为一种
            的宣传工具,显示时间、日期等信息。本系统采用点阵式 P10 单基色 LED 显示



            ·242·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