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71
第十三章 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意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当地政府网站公布,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因特网上
公开大打折扣。
2. 参与形式单一,公众参与度不够
对公众参与形式,《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推荐了如下几种;采
取问卷调查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
但据笔者了解,在 100 个项目中,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中几乎 95% 以
上的公众参与形式仅采用问卷调查,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项目皆如此。问卷调
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简单易行、低成本,但如果不是建立在有效调查的基础上,
这种方式就会起到副作用。所谓有效调查,应建立在如下几个条件基础上:一是
在评价范围内,要有足够的公众样本数;二是建设项目的受影响者必须参与调
查;三是问卷设计合理,应简单、通俗、明确、易懂,避免设计可能对公众产生
明显诱导的问题。
公众参与度不够的现象表现在公众参与介入的时间短,被动参与多,主动参
与少。据了解,不少环评单位为抢时间,或代替公众填写问卷,或复制问卷(即
以一个问卷为模板,复制同样的答卷数份),而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形相差甚远。
中国广大的社团、绿色民间组织机构根本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在公众参与
上成为一个摆设。
3. 公众参与成本过高
中国有多起因电磁辐射引起致人伤害、疾病和正当环境因投诉无门而得不到
信访途径,使得公众参与变得异常艰难,成本高昂。例如,在某省的西北部某山
村,因对跨越本村几十户居民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下的电磁辐射影响身体健康而担
忧,在建设单位又提供不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村民不得不四处奔
走,投诉代表身揣乡亲们的集资(“告状钱”),带着认认真真撰写的诉状,到
最高级别的人大、政府和环保局等部门投诉,请求还乡邻们一个安宁。这一事例
足见公众参与的一个“难”字和高成本。
(二)改进措施
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现在之所以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项目信息不充分,尤其在广大农村,因特网不发达,很难迅捷而又全面得
到项目的信息。各级政府要做到像电话电视一样普及因特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