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86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三)成功经验
                加快引入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已是大势所趋。部分发达国家已有许多成功
            的经验。加拿大是最早开展战略环评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也先后提

            出将气候变化纳入环评的相关指南和导则。欧盟于 2013 年制定《将气候变化和
            生物多样性纳入战略环境评价的指南》。加拿大于 2019 年提出《气候变化战略
            (草案)》,要求在环评中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研究探索。在“双碳”

            目标提出前,已有广东省、北京市、武汉市、镇江市、晋城市五地开展了低碳试
            点碳排放评价工作的探索,研究出台了相应的方案办法。

                二、实际操作


                生态环境部于 2021 年 1 月和 5 月先后出台《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
            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
            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气候变化、碳排放评价纳入环评,这
            也就形成了中国国家层面在环评体系中考虑碳排放的理念雏形。

                2021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
            响评价试点的通知》,10 月出台《关于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
            试点的通知》,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正式进入了实践阶段。


                三、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环节

                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环节在于:工程分析阶段,需要对碳排放的来源
            进行全面、深入的把握、分析,明确包括:第一,化石燃料燃烧源中的燃料种类、
            消费量、含碳量、低位发热量和燃烧效率等。第二,碳排放的工业生产环节原料、

            辅料及其他物料种类、使用量和含碳量。第三,烧焦过程中的烧焦量、烧焦效率、
            残渣量及烧焦时间等。第五,火炬燃烧环节火炬气流量、组成有碳氧化率等参
            数。第六,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量等数据。基础资料务求准确、翔实,做到不遗漏,
            这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一)碳排放源强的核算。

                根据 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二氧化
            碳总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7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