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87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E=E 燃烧 +E 过程 +E 购入电 -E 输出电 +E 输入热 -E 输出热 -E 回收利用
             式中,各量单位均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 2 e)。
                 E: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E 燃烧 :为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
                 E 过程 :为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
                 E 购入电 :为购入的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E 输出电 :为输出的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E 购入热 :为购入的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E 输出热 :为输出的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E 回收利用 :为燃料燃烧、工艺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经回收作为生产原料自用或
             作为产品外供所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目前的算法是基于燃料量、含碳量、燃烧效率、碳
             氧化率等,而热、电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基于输入输出量和该能量来源的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来计算的。核算中根据设备、工况合理选取燃烧效率,不同区
             域不同行业选取合适的排放因子是源强核算得当与否的重要环节。

                 (二)减污降碳措施的提出
                 目前,国家、地方碳排放评价指标尚不落地,碳排放评价的有效性表现在提
             出切实可行的降碳措施方面。《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
             指南(试行)》中提出,有条件的项目应明确拟采取的能源结构优化,工艺产品

             优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措施,并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措施的提出需要深入挖掘制度、工艺、环保等多方面存在的缺陷短
             板,是一项综合的、艰巨的任务。

                 四、发展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可能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现在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指

             导手册上提供的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即能源消耗量乘以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系数,最终得出总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与排放形式、排放源类
             别、燃料类别等有关。但是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排放量的统计



                                                                                  ·73·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