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5
绪 论
曲和序曲、夜曲、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进行曲、舞曲、变奏曲、叙事曲、
谐谑曲、幽默曲、练习曲等。这些各式各样的音乐体裁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中,随着音乐艺术的整体发展而逐渐成型的,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
音乐体裁是我们了解音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音乐的审美实践
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都属于特殊的精神活动,以聆听音乐这一活动为例,
它由各种审美心理要素互相结合并产生作用,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审美感
知、审美体验、审美启悟。当然,这三个阶段并不能截然分开,它们往往和各种
心理要素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使整个活动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复
杂的、丰富多样的心理过程。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品味音乐的第一个阶段,它从仔细倾听、感知音乐的音响开始走
进音乐的世界。聆听者通过听觉器官接受音乐作品的语言信息,并迅速将其整合,
通过对形式特征的把握进入音乐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感性经验起着很重
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听到的旋律是活泼欢快的,就会在内心引起“喜悦”的感受;
如果旋律是低沉徐缓的,就会引发我们“哀伤”的感觉。所以,审美感知阶段更
强调感性直观的作用。
(二)审美体验
随着审美主体积极能动性的增强,对音乐的聆听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审
美体验阶段,这是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聆听主体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
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阶段,聆听者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
力,激发其丰富的情感,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
愉悦。例如,《春之声》圆舞曲中明朗、欢快、激昂、向上的旋律能激发人们想
象出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大自然美景,让人们陶醉于优
美的音响与美妙的想象之中。
情感因素贯穿于整个聆听过程,但它在审美体验阶段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当人们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对象达到契合一致的最佳状态时,就产生了共鸣现象。
当然,共鸣并不是审美体验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有很大的主观性,共鸣的产生
与聆听者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以及当时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