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55

第一章 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研究



             宣传力度不足,尚有较大比例养殖户未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甚至因低价
             出售染病家禽等行为触犯法律,加之监督执法不力,使部分养殖户刻意隐瞒不报
             疫情,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危害。因此,防疫主管部门要加大防疫

             普法宣传力度,对动物疫情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
             法规的养殖户坚决依法处罚。
                 4. 家禽养殖保险制度和重大疫情补贴制度的规范
                 为了建立责任分层、成本分担的家禽扑杀损失赔补机制,政府积极规范家禽

             养殖保险制度和重大疫情补贴制度,因为养殖户预期风险越大,平均已投入成本
             越高,养殖户越不倾向防控,即养殖户预期越大,越不防控。因此,政府规范好
             重大疫情补贴制度和养殖保险制度,对减轻养殖户损失和促进养殖户积极防控都
             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与保险公司也可以各负其责,共同承担家禽的扑杀损失,当

             动物疫病发生后,保险公司负责对病死家禽及被扑杀家禽按事先约定的合同条款
             进行理赔,政府则负责建立家禽疫病保险补贴基金,对参加家禽疫病保险的养殖
             户给予相应补贴。
                 (三)政府动物疫情防控措施对养殖户的影响

                 1. 政府动物疫情防控措施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
                 由于动物疫病具有防控困难、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死亡率高等特点,
             动物疫病的暴发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为人们所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
             的销售收入随之大大减少。如果在动物疫病危机下,政府能够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把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程度缩到最小范围,有效保障养殖数量及销售量等,从而增
             加养殖户的收入。
                 2. 政府动物疫情防控措施对养殖户生产能力的影响
                 动物疫病的暴发会导致禽类的大量死亡,或者是禽类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是

             生产性能下降,这致使养殖户当期生产能力削弱,也将影响到养殖户当期的生产
             经营,同时也会降低养殖户对下一期的生产投资力度,使之对养殖生产和市场产
             生消极情绪。因此,政府科学性防控措施的开展、养殖户对政府防控技术的采纳
             双方能动行为有利于减少养殖户在这方面的失误及损失,从而提高其养殖生产能

             力,保障其养殖生产安全。
                 3. 政府动物疫情防控措施对养殖户生产行为与生产预期的影响
                 政府在动物疫情方面的防控措施会对养殖户生产行为与生产预期产生影响,



                                                                                  ·4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