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57

第一章 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研究



             范性,确保疫苗选用的准确、科学,且所使用疫苗都处在有效期内,同时,对于
             出现性质改变或受到污染的疫苗应避免使用。在接种过程中要严格对所适用注射
             器针头进行更换,严禁混用,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保证免疫防控效果。

                 (五)小规模养殖注意隔离防控
                 农村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在进行养殖时往往难以实现自繁自养,需要在市场
             上购买,如购买回来的动物携带菌、毒,且盲目与原有家养禽畜直接混养,就可
             能导致原有禽畜感染疫病。对此,还需要指导小规模养殖户在购买禽畜后,注意

             先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再进行饲养,以控制病毒的传播。此外,还应尽量要求
             养殖户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减少不同批次、不同年龄禽畜混养,这也有助于控制
             动物疫病的传播。
                 (六)及时科学做好疫病治疗工作

                 农村养殖户动物疫病的防控,还离不开科学及时的治疗作为支持。养殖户在
             发现患病动物后,应当及时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并通知专业畜牧兽医对患病动
             物进行检查和疾病诊断,确定患病类型,针对性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同
             圈舍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和预防性用药治疗,对原圈舍进行清空、清洁和彻底消毒,

             避免健康动物接触到携带致病菌、毒的动物或设施,造成传染。此外,还要让养
             殖户明确滥用药物的危害,避免养殖户盲目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导致动物机
             体出现耐药性,加大疫病治疗难度。
                 (七)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定

                 病死动物对健康动物也具有传染性,因此对于病死动物也不能随意进行处理,
             应严格要求养殖户对病死动物进行上报,并执行无害化处理措施,通过焚烧、深
             埋等措施,避免病死动物导致的疫病传播。还要向养殖户严肃声明禁止私自处理、
             售卖病死动物,禁止食用病死动物,防止病死动物被养殖户自己食用或流入市场,

             危害人体健康。

                 三、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 选址不当
                 有些地方为了方便交通、扩大影响、形成市场或搞“形象工程”,违反动物
             防疫原则,把规模养殖小区集中建在主要公路的两侧,人、车、畜禽流动量大,



                                                                                  ·4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