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56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出各种结构与形式。最后是施工包含了很多的具体环节,这些环节之间紧密联
系,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或大
或小的影响。
(二)软土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的应用
在当前的软土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当中,存在了一些问题。首先,不重视基
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的空间效应,或是工作人员没有完全理解空间效应的内涵,
使得基坑的边坡出现不稳的情况,这就为后续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其次,没有
精准计算支护压力的具体情况,软土基坑支护的压力计算较为复杂,需要结合土
体相对应的物理参数,采用库伦公式或是朗肯公式,一旦中途计算错误,那么就
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最后,与设计总要求不符,在当前的施工阶段,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期的进度,严重忽略了设计的要求,只按照施工经验进
行有关操作,随意改动建筑结构,严重影响了软土基坑支护的功能作用发挥,也
就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出现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
(三)实例分析
1. 工程情况
某体育中心站区的隧道两端里程为 XK0+611.664~XK2+084.9,整条线路长
约 1474m,整体地势较为平坦,经过研究讨论决定采用明挖方法进行施工,基底
在加固期到来以前抽条加,采用 3m 的加固条每隔 3m 铺开,后期改为 500mm,
保证 1m×1m 的间距。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水泥土搅
拌桩咬合联合支护,经过测量的桩长在 16m 到 19.6m 之间,钻孔桩的直径为
800mm,深搅桩的直径为 650mm,两者咬合的长度为 200mm,基坑的深度在
9m 到 12m 之间,设计后为 2~3 道钢管进行支撑。区间的范围由上到下为人工、
淤泥、粉质、淤泥质粉质粘土。在明挖隧道的粉质粘土层中,由于具有灵敏度高、
含水量高、压缩性强、震动力强的特点,因而土层的渗透系数非常之小,土体的
含水量疏干难度非常之大,依靠区间局部存在承压水,而沿线的鱼塘与河流占据
区间整个面积的五分之二以上,所以此处的淤泥可以深入埋置。
2. 软土基坑开挖和支护的施工
(1)方案
因为工程的基底大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而隧道的结构也大多数都处于这
层土层之中,所以土层的工程性质也具备了含水量高、灵敏度高、压缩性强、强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