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60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结束后需要将其放置于干净的地面上,不宜堆放过高。
                所有钢筋笼需要统一进行验收,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能进入孔内,连接钢筋笼
            时需要保证主筋位置的准确性。如果钢筋笼无法顺利进行孔内,不能强硬进入,

            必须马上查找原因,并进行正确的处理,确保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与设计要求相符
            合再开展施工,以设计长度为依据制作钢筋笼,确保钢筋笼使用的规范性。
                按照设计要求修整边坡,当坡面超过回填高度时,需要使用硬质材料进行
            回填。在进行挂网时需要保证边坡的平整性,将钢丝网平铺于坡面上,距离比较

            近的网片搭接长度必须大于一个。当挂网结束后,需要将四厘米厚度的混凝土喷
            射在网上,当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插入钢筋笼并安装钢丝网,安装结束后再安装六
            厘米左右厚度的混凝土。总体喷射的混凝土厚度必须大于 100 厘米。为了保证混
            凝土可以发挥作用需要合理控制水泥和砂石的比例,所有混凝土强度均为 C20。

            混凝土在喷射两天后终凝,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养护时间必须超过一
            周,同时需要对养护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气温比较低,切忌在养护的过程
            中喷水。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使用钻孔灌注桩建立统一的结构模型,并对

            搅拌桩垂直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保障各项施工与施工图纸相符。而且在对钻孔灌
            注桩进行设计时,底部标高需要与设计要求相统一,成孔设计达到固定深度后,
            需要进行孔深孔径的确定,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3. 施工技术质量保障措施

                在进行基坑支护和基坑开挖时,必须依据工程实际制定完善的监测方案,对
            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并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组织合理的施工,并以动态化的方式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保证施工周边环
            境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使工程可以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

            开展施工。
                基坑开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潜在因素并不能在施工之前提前预见,
            如果施工环境和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支护体系或者基坑的安全性。此
            时,如果施工监测工作不能及时跟踪,快速反映信息,或者对于施工监测工作相

            对比较轻视,将会直接影响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一旦发生异常问题,不能及时
            预警,将会发生难以预计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时,必须对
            施工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周围情况,对实际工作状态有明确的了



            152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