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75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



                 (四)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后张法施工具有较大的优势,它直接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不需要专门的
             台座设备,大型构件可分块制作,运送到现场拼接,利用预应力筋连成整体;它

             施工灵活性较大,适宜于现场预制的大型构件。它的施工工艺工程是指:浇筑混
             凝土构件(预留孔道)→穿预应力筋并张拉锚固→孔道灌浆。
                 1. 孔道留设
                 孔道留设是后张法构件制作中的关键工作,孔道有直线孔道、曲线孔道和折

             线孔道。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点,根据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的尺寸和特
             点来设计孔道直径和孔道布置。预应力筋孔道间距至少为 50mm,孔道与构件边
             缘至少要保持 40mm 的距离,需要起拱的混凝土构件,预留孔道最好同步于构件
             起拱。为确保孔道成形时的位置和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孔道平顺、接头不

             漏浆,端部预埋钢板与孔道中心线垂直,可采用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和预埋
             管法等。
                 2. 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是生产预应力构件的关键。安装张拉设备时,直线预应力筋应

             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
             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留在锚具外的预应力筋长度
             不得小于 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长期外露的锚具应采用防锈措施。
                 3. 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立即进行孔道灌浆,以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增加结构的
             整体性和耐久性,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在灌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
             项流程:首先,搅拌好的水泥浆必须通过过滤器置于贮浆桶内,并不断搅拌,以
             防沉泌水沉淀;其次,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免上层孔道漏浆把下层孔道堵塞;

             再次,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然后,对较大的
             孔道或预埋管孔道,可采用二次灌浆法;最后,要求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

                 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
                 第一,产生原因: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
             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



                                                                                     67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