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76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
            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混凝土
            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浇

            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第二,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

            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混凝土搅拌时
            间要适宜,一般应为 1~2min;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 2m 时,采取措施,如用串筒、
            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
            间约 20~30s。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

            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第三,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 1 ∶ 2 或 2 ∶ 5

            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
            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
            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混凝土裂纹
                第一,产生原因:灌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日照、温度、湿度变化,混

            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
            混凝土裂缝发生。
                第二,预防措施: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及时养护,防止干
            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

            合理设计浇筑方案,埋设冷却水管等,避免出现施工缝;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
            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

            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只要抓住
            了问题的关键重点,就能有效地防止裂纹的产生。
                第三,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
            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

            1 ∶ 2.5 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
            果也较好。



            68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