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77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
(三)外形尺寸偏差
第一,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第二,产生原因: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模板体系的刚度、
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
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放线误差过大,结
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第三,预防措施:采用整体模板;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
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
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浇筑混凝土
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第四,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
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
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
处理方案。
(四)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第一,产生原因: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
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
弱。如某工程预制 T 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实,经超声
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
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故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控制。
第二,预防措施: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
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
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
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
均匀、连续进行。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加强预应力结构张拉后管
道压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管道压浆的机械设备、灰浆质量、工艺过程必须完好
准确,重点检查压浆的充实度和饱满度,以确保孔压浆密实。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