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06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准备、布点、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几个环节,针对各个环节实施的全过程质
量控制工作,可以保障相关人员在全方位遵循相关部门提出的大气环境监测标准
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利用现代监测技术以及设备提升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结果的精
准性。
二、大气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准备环节要点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开始前的准备环节是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的起始环节,
能够明显提升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空气样品采样环节的质量。监测人员需要在工
作正式开始之前,针对包括大气污染源的具体分布、扩散和排放状况以及大气环
境监测点位的气象资料、当地的人口分布情况等在内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全
面收集,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主要污染物类型。用于大气环
境污染监测的技术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到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采样和富集
采样是当下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采样方法。前者对于浓度相对较
高的大气污染物有着良好的适用性,监测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出大气污染物的瞬时
浓度数值,富集采样则是能够反映大气污染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数值变化。为了保
障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关人员必须结合国家标准要求科学
选择监测方法。例如,二氧化硫作为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
使用连续和实时跟踪监测的方法。以目前我国有关固定源废气监测的相关文件看
来,针对二氧化硫的监测方法一般都需要使用溶液吸收法,以此提升监测结果的
精准性。
(二)布点环节要点
布点环节作为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布点的合
理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精准性及代表性,对于后续大气环境的
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需要在明确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目标的前提下,
全方位分析监测点位以及数量,合理进行优化,保障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布点具
备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在大气环境监测网点设置的过程中,统计法、模式法和经
验法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又以经验法应用频率最高。在监测站点布设时,监测人
员需要保障相关站点能够连续多年进行布设,并确保将监测点位设置在整个监测
区域的低、中、高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位置。在污染源的上风向位置需要布置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