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07

第三章  大气监测研究



             对照点的点位,而本源的监测点位则需要设置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并且监测点位
             的数量需要合理增加。此外,城区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区域以及人口密度较
             高的区域,需要根据之前的数据适当增加采样点数量。在点位布设时,监测人员

             需要以当地的功能区划作为出发点,科学选择扇形、同心圆或者网格布点的格局。
             考虑到如果监测站点位置存在明显的污染源主导风向,可以使用扇形布点方法,
             并结合监测目标和现场具体状况及时调整监测点的高度,借此提高监测数据的可
             靠性以及真实性。

                 (三)采样环节要点
                 大气环境监测的采样环节要求相关人员重点关注采样方法、频次、频率和周
             期的合理选择,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落实的最终目的是提升采样数据和工艺的代
             表性。采样频率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累计实施的采样次数,

             采样时间通常是从早上 8 点开始。例如,在针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物
             进行监测时,溶液吸收法是首选方法,需要将 30~40 mL 的硫酸铵和氨基磺酸铵
             混合吸收液放入 75 mL 的吸收瓶中,又或者利用 5.1 mL 的甲醛溶液、20 mL 的
             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经过混合之后将其稀释为 100 mL 的甲醛缓冲吸收液

             进行二氧化硫污染物含量的吸收采样。在针对二氧化硫污染物监测时,旁路的
             吸收瓶需要提前进行 5min 以上的采样工作,确保采样管路中的空气能够与外界
             环境全面置换,随后采样管路全面开启。在采样过程中,气体流量需要调节到
             0.5 L/min,流量的上下波动数值不得超过 10% 的范围。监测人员需要在大气环

             境污染监测工作中根据二氧化硫的浓度数值调整采样时间。一般而言,二氧化硫
                                                              3
             这类空气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浓度低于 1000 mg/m 时,采样时间需要维持在
             20~30min,而浓度超过这一数值,则采样时间维持在 13~15min 即可。针对二氧
             化硫污染物的监测需要分别进行三次连续采样。在完成污染物采样工作之后,监

             测人员需要立即对吸收瓶和采样管通路切断,抽气泵也需要同时关闭。样品采集
             工作完成后,进行采样工况条件以及数据的记录工作。
                 (四)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要点
                 在完成大气环境污染物采样工作之后,分析环节质量管控工作主要是针对分

             析仪器以及分析方法来进行,目的是保障大气环境污染物样品的分析结果更加精
             确且带有明显的可比性。大气环境污染物样品分析工作通常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中
             完成,意味着大气环境污染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工作需要分别针对实验室内部环境



                                                                                  ·95·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