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16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调查,针对环境、地质和农业 3 个领域进行多成果综合调查,至今仍在开展工作。
按照国家关于地质工作的要求,该调查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为主导,以经济
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资源与环境并重为方针,实施多目标的地质大调查,并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次系统地获得了我国土地 54 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
据,查清了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主要服务于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勘查,
获得了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有机碳高精度数据,建立了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2
技术体系。截至 2014 年,完成调查面积 150.7 万 km ,其中耕地调查面积约 0.92
亿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68%。
第五次大规模的全国性土壤调查,简称“‘十一五’调查”,是原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原环境保护部)会同原国土资源部从 2005 年至 2013 年开展的全国首
次大规模和系统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土壤污染,调查面积
2
约为 630 万 km ,覆盖了我国除高山、湖泊、河流外的所有陆域面积,包括耕地、
草地、林地、未利用地、赤壁、沙漠等。此次调查工作主要围绕 5 项工作任务进行,
即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全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
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和土壤
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网。基本查明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掌握了全国
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基本查清了主要类型污染场地和周边土壤环境特征及其
风险程度,建立了全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对保护和
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调查最终得到的主要结论为:
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
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 16.1%,耕地
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
土壤有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农产品有问题,进而导致人体健康出现问题。因
此,在 2012 年,为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农产品安全
保障水平,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原农
业部牵头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该调查历时五年,监测指标为
农产品有毒有害的镉、汞、砷、铅、铬 5 种重金属,调查面积约为 1.08 亿公顷,
部署监测点位 123 个,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耕地数据最为精确的一次调查,为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