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39

第二章  水质监测研究



                 第二,根据监测需要,对取样水体进行参数化验。
                 第三,对遥感影响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适当的反演波段数据组合。
                 第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水质监测方法,并生成反演图。最后根据结

             果对水体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撰写水体监测报告。
                 1. 经验分析法
                 将遥感数据与地面的水质实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统计回归模
             型,反演出整个监测区域的水质参数。在实际测量中,监测人员曾以某湖泊为监

             测研究区域,分别于春季和夏季对水体进行采样,检测悬浮物的浓度,结合二期
             FY-3A/MERSI 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出了湖中总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模型。同时借助
             地面实测数据与高分 1 号遥感影响数据,构建出了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分
             析水体的营养状态指数。总体来说,经验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建立起遥感

             影像与实测数据之间的模型关系,快速取得反演结果。但是其存在的缺点也不可
             忽视。例如,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水质进行监测时,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之
             间的联系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无法建立统一的标准。
                 2. 半经验分析法

                 在考虑水体中杂质的光学特性时,结合实测水质参数值之间的统计关系对监
             测区域的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和估测。在实际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对实测光谱数
             据进行一阶微分处理,将一阶微分值与 Landsat 遥感影像中的红绿波段相结合,
             建立了水域中水体中氧含量的反演模型,实现了对水体氧含量的监测。另外,结

             合 GOCI 遥感影像与实测数据,建立了水中叶绿素的浓度估算模型。半经验分析
             法不但考虑了数据模型统计特征还兼顾了水体中物质的光学特征,能够根据不同
             区域和不同季节对建立的数据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因此半经验分析法是当前监
             测机构最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

                 3. 模型分析法
                 光辐射在射入水体表面后,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会对光
             谱的折射和散射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遥感影响技术对水中光束吸
             收量、折射量以及散射量进行收集和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关系模型,从而

             获得水质参数信息。水质遥感模型分析法于 1975 年被首次提出,经过几十年的
             研究和发展已经成功建立出一套水体反射率的分析模型,为遥感水质监测奠定了
             基础。



                                                                                  ·27·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