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36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腈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废水中主要
            污染物对产甲烷菌的毒性,测试了丙烯腈生产一段、二段急冷废水和腈纶生产废
            水的可降解性,证明了氰化物在较低质量浓度下为生理毒素,在较高质量浓度下

            为杀菌性毒素。生物毒性试验中常用到的测试生物有羊角月牙藻、小球藻、斜生
            物栅藻以及四膜虫等。
                水生生物监测是水质监测分析的重要方法,与传统的理化监测结合起来,更
            能体现其全面和灵敏的优势。对理化监测方法具有互补和修正作用,显著提升了

            水质监测的水平。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选择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适宜的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将能够为水污染监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三、遥感监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内陆水体水质的遥感监测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测量的。例如,
            对遥感波水质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和实地实测。以当前的科技发展情况来看,遥感
            水质监测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模型监测法、经验监测法和半经验监测法。这些方
            法可以为构建出科学有效的估测模型。

                (一)遥感水质监测机理
                透射到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会直接到达水气界面,其中一部分光谱会通过
            水面被重新反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谱则会发生折射进入水体内部,而进入水
            体内部的这部分光谱有一部分会被吸收,剩下一部分发生散射现象,如图 2-1 所示。
























                                  图 2-1  遥感水质监测机理示意图


            ·2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