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201

第四章 隧道检测理论研究




             筋等进场材料。
                 1. 钢筋的质量要求
                 选用的钢筋要笔直且表面无结疤或裂纹,如果其表面出现凸块,不能高于横

             肋,在施工中采用钢筋材料时,需要对其表面的生锈粉末进行彻底清除,确保钢
             筋能够与混凝土紧密粘结,同时要注意对钢筋进行抽样焊接试验,保证其整体质
             量。如果在钢筋表面发现其颜色变化或者产生片状物分离,应该禁止进场使用。
                 2. 水泥的质量要求

                 首先要对公路隧道施工中采用的水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安定性、三氧化
             硫与氧化镁终凝的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否则不予进场,对进场水泥进行批量复检,
             只有检验合格才能正式在施工中使用,需要注意不能在同一工程采用不同型号的
             水泥,并且严禁使用过期水泥。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根据围岩地质的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循环进尺,对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的装
             药参数以及炮眼布置进行有效调整,提高半眼率,减少围岩扰动,并对周边眼间
             距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爆破效果,提高开挖隧道的质量;在对防水层进行施工之前,

             需要将透水管或者排水盲管增设在初期支护后渗漏水比较严重的地段,将水引至
             排水沟排放,在防水板施工时,要对基面进行彻底清理,并做好现场的粘结工作,
             在筋混凝土地段还要避免电焊引燃防水板或者钢筋刺破防水板;在对公路进行隧
             道二次衬砌施工时,需要认真测量衬砌台车,确保其准确就位。保证模板表面的

             光滑圆顺、支撑牢固及其接缝的严密。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以
             上时再进行拆模。

                 二、隧道不良地质段质量监测及控制


                 (一)超前地质预报
                 1. 超前地质预报基本要求
                 以前期地质勘察为基础,借助物探技术和钻探设备,遵循粗略勘查与精细勘
             查相结合的原则,提前预判隧道的地质条件,为后续的围岩支护和处置提供参考。

             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并配以物探和钻探设备,保证顺利完成地质超前预报。常用的
             物探设备包括电磁仪、TSP 探测仪及地质雷达等,应结合隧道地质条件选取物探
             仪器,以保证超前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93·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