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204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等钻探设备,超前预测隧道地质,同时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第三,地质
            超前预报根据地质情况可分为三级,其中,C1 代表工程地质复杂性较低的普通段,
            C2 表示不良地质发育较成熟的一般段,C3 表示工程地质严重不良的复杂段。

                (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顺序
                第一,隧道开挖掌子面爆破后,应立即组织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先进行

            掘进面的地质扫描,根据地质预报频率(预测的频率通常为 10m 一个记录频次),
            在地质条件有明显变化时,应增加扫描的频次。第二,利用 TSP 探测仪对掘进
            工作面前端的不良地质分布进行测量,探测频次为 100m/ 次。第三,利用 TSP
            探测仪对不良地质进行初步定位,再利用电磁仪器、地质雷达对其进行细致勘探,

            最后确定不良地质的分布及持续长度。第四,如地质超前预测中存在不良地质时,
            对开挖掌子面附近的不良地质岩层进行物理钻探取样确认。第五,用物探、钻探

            结合勘探确认结果,最后得出地质超前预测结论。
                2. 监测实施方案
                第一,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相应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
            警值;区间隧道上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周边地面、建筑物出现严重开

            裂;衬砌管片间出现渗漏、破损等现象;出现其他危及隧道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
            常情况;地下区间隧道爆破施工期间,对周边重要的建筑物如高压线塔,根据监

            测数据情况,随时调整监测频率。
                第二,监测周期:初始值测定:在区间隧道施工期间,在各测试项目测点布
            置后及时进行初始值的读取,要求进行连续三次独立的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监
            测项目的初始值;监测期以总包单位委托要求的监测开工日期为起点,直至区间

            洞通或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受影响的建筑物沉降变形稳定为止。
                第三,监测重点分析:该工点监测的主要重点为进洞口与出洞口的地表沉降、

            拱顶下沉;临近高压线塔的沉降及倾斜。
                3. 监测控制指标
                第一,监测报警值:根据工程设计、变形监测相关规范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
            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第二,在监控项目的变动速率连续 3 日达 50% 以上时,应

            立即报警。最后一个项目的监测报警数值是根据工程设计者所提供的图纸和周围
            建筑(构筑)物、管线产权单位的要求来适当调整。



            ·196·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