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P. 133

第四章  大数据伦理道德研究



             记账的技术,具有匿名性、开放性、可追溯及不可篡改等特征,是可以对目前消
             费互联网的信任机制、行业应用场景、网络体系运行监管机制产生重要变革影响
             的新兴技术。区块链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彼此协作、行动一致,

             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以传统金融业为例,依托区块链拥有的高可靠性、交易
             可追溯、节约成本等特质,在支付、结算及用户身份识别等领域能解决行业痛点,

             提高行业运行效率。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金融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成果,正在
             从制造业向医疗、物流、农业等社会经济其他领域拓展。
                 (二)区块链技术赋能数字身份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

             加密安全以及共识确认等特征,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产生一种新的数字身份形态
             一分布式数字身份,通过分布式基础设施让用户管控自己的数字身份,重获数据

             所有权,从根本上解决隐私问题。同时,通过定义身份层协议,提供跨应用的互
             操作性,促进应用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扁平化、弹性化的数字身份模式。去中心
             化的区块链所构建的分布式数字身份,将有助于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互通,实现
             数字应用全面落地,最大化释放用户价值,提升信息共享以及互信程度。

                 1. 区块链技术天然适配数字身份
                 区块链是数字身份开放协同的基础以及社会信任的纽带,区块链的数字身份

             通过密码学加密、分布式存储等特性,可以对用户隐私、数据安全等进行全方位
             保护,简化数字身份管理流程,并保留用户对自己信息的决定权。区块链技术拥
             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保证存储在链上的数字身份信息准确性,防止身份信息
             被他人窃取盗用。

                 2. 区块链技术磁数字身份管理模式的转变
                 传统身份管理系统基于集中的权限,例如证书颁发机构(CA)或域名注册

             (DNS),并且依赖中心化的机构和组织,认证流程烦琐,效率低下。通过区块
             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实现身份的完全分散管理。分布式标识符(DID)
             技术能够实现对标识的自生成和自分配,彻底颠覆传统域名、标识的集中化的管
             理方式,摆脱对集中化机构的束缚,收回人、物和数字对象对身份的所有权和使

             用权,为构造实现可行互联提供可能。自我主权身份(SSI)正是身份管理利用
             区块链技术在身份领域的探索,具有自生成、自分配和不可篡改等特性。



                                                                                 ·125·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