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14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数据和长期参考站点记录的风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将所得到的现场测风数据与附近
长期参考站点的记录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提高风资源长期预报的准确性,其
中寻找风场地点附近合适的长期参考数据是该方法关键。
3. 最新进展及热点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风电的大规模开发的持续进行,陆上适合风电开发的风资源丰
富、地形简单的区域越来越少,今后风电开发的趋势是开发风资源相对丰富、地
形复杂的山区和近海。但是对这些地方,风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前研究较少,为了
适应今后风电场建设的需要,各主要风电建设大国,尤其是欧盟各成员国,近年
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复杂地形和近海风资源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同
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建设,风电场的存在和运行对风资源的分布的影响也越
来越明显,尤其是相距较近的大型风电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业
内人士的重视。
4. 风资源评估技术
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在进行风
电场建设之前必须对风场风资源进行客观、可靠、科学的评估,对风场建成后年
发电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对风场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现场测风、
风资源评估、风电场设计与优化三个部分。在风电场场址经过初步选定后,应根
据有关标准在场址中立塔测风,收集完整、可靠的风电场现场实测资料。在收集
现场实测风资料后,应进行数据验证、数据订正和数据处理,对风能资源做出
评估。
伴随着进入社会发展的快速阶段,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推进风资源评估的
分析研究,这为有序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保证。能源系统脱
碳是中国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然而,社会各界对于“中国风能太阳能
资源禀赋能否支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存有相当大的疑虑。使用地理信息系
统(GIS)空间分析方法,系统评估了中国风电和光伏的技术可开发量和潜在年
发电量。首先,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数据和主流风力发电机组和
光伏组件数据,计算了网格尺度的风力发电量和光伏发电量。其次,综合考虑了
风能和太阳能开发的技术性、政策性和经济性限制因子,对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
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中国风电和光伏的技术可开发
量为 565.5 亿千瓦,约为碳中和情景下所需风光装机容量的 9 倍。中国风电和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