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18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第一,在线监测功能。依托现场布置的终端传感装置来实现,包括风速传感
            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持续采集现场监测信号,把信号进行汇总整理
            后上传给系统后台,生成风机温度、风机功率等运行参数的曲线表,直观反映单

            体设备与风电场总体运行工况的变化情况。第二,目标电量管理功能。根据已掌
            握信息来判断各项因素对实际发电量造成的具体影响,在其基础上确定各项运行
            参数的最佳值、下达纠偏调控指令,并根据现场运行环境的变化情况来实时调整
            风电机组运行方案。第三,智能诊断功能。提前搭建专家知识库,收集风电机组

            超温、振动等典型故障的样本案例,如果在风电场设备运行期间出现异常征兆,
            则根据现场监测信号来判断故障类型、锁定故障点位,短时间内生成故障诊断报
            告。第四,智能报警功能。由管理人员提前设定各项运行参数的标准值、允许偏
            差范围,如果实时运行数据和标准值二者偏差程度超标,则表明风机设备存在异

            常情况,系统自动向管理人员发送报警信号,并根据数值偏差程度、故障初步诊
            断阶段来确定报警级别。
                5.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升级
                在智慧风电场项目运行期间,持续产生、处理与存储大量的运行数据,部分

            数据具备保密需求,涉及风电企业机密。在早期风电项目中,并未对信息安全问
            题予以必要关注,仅采取搭建防火墙等少数防护措施,数据泄密、数据文件损毁
            等安全问题时有出现,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如果智慧风电系统遭受计算机病毒
            入侵,还会造成系统瘫痪、项目停摆、设备损毁等严重后果。因此,风电企业需

            要高度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对现有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搭配采取用户认
            证、传输加密、安全隔离等多项措施。其中,用户认证是提前在数据库内收录管
            理人员的账户密码或是生物特征信息,用户访问系统时,必须经过认证才能获取
            操作权限。传输加密是在数据文件发送前转换为密文,再由接收者使用密钥进行

            解密处理。而安全隔离则是把智慧风电场管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安全区域,各
            个安全区域间禁止连接,包括通信接口、信息传输协议等,各安全区域不具备互
            相通信条件,而是通过通信专线把数据传递给集控中心。
                (三)智慧风电场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无人值守
                在早期风电场项目,受到技术限制,主要采取有人值守模式,在项目现场配
            备管理人员,组织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巡视检查、设备维修等工作,致使项目管



            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