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22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晚,相关技术不成熟,相关施工企业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我国海上风电安装行业
            的发展却较为缓慢,安装速度远不及产业发展需求,为了缓解供应不足的状况,
            相关专家提出了将钻井平台改造变身为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解决之路。2021 年

            11 月,国内首艘海上风电施工安装平台顺利完成首台风机的安装工作,充分表
            明了这一创新理念的可行性。虽说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已经在加快进程,但是,
            距离平价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十三五”期间,依靠国家补贴,我国海上风电
            得以迅猛发展。但从 2022 年开始,中央财政将取消这一项补贴,至于地方政府

            的补贴情况尚未明确,刚进入商业化阶段不久,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海上风电
            产业将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想维持之前的发展劲头,相关企业面临的压力将
            成倍增长。
                2.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危与机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有着不受陆地
            面积限制、风力资源丰富等众多优点,也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在具体的建设及运
            用过程中却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风险。
                (1)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其一,建造施工过程困难重重。海洋及海底世界地形地貌的复杂甚至更甚于
            陆地,沿海深海床、不规则的冰川和其他自然障碍会严重阻碍海上风电场的扩建,
            如何准确测量海底,如何在深水中建造风电基础等都是摆在当前海上风电产业面
            前的重大难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

            影响。海上风力涡轮机的建造需要有稳固的基础与海底相连接,而要想保证基础
            的稳固性就要对施工地的地质情况和岩土特性等进行现场勘查,而这些工作的开
            展显然有着相当的难度。若海上风电桩基础安装不顺利,则会影响塔架、风力发
            电机组的安装,甚至可能影响整个风场的并网时间。

                现阶段,我国海上风电的基础形式主要还是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就目前
            我国海上风电场的选址而言,主流的基础形式还是单桩基础。它适用于 20~30 米
            水深的风电场,造价较低,施工相对简单方便,但相比于陆地或者其他水上项目
            的单桩基础而来,还是非常大的项目,尤其是现在海上风电使用的单桩尺寸越来

            越大,对运输船、打桩船以及打桩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单桩基础的施工来
            说最大的难点就是不能按照预期的要求把桩顺利打到位,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
            溜桩,或者在桩顶到达设计标高之前出现拒锤等。除此之外,海洋环境的不确定



            12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